有人认为,现在是一个“懒人时代”。懒,是因为忙到没有时间。
很多同事一个人生活在大城市,免不了被老家的父母唠叨“一定要吃早餐”。但是,你懂的,在大城市吃一顿早餐,心理压力是很大的。不是你懒,而是早上时间很赶,就算早餐只吃一个煎蛋,煎完鸡蛋之后还得洗碗、刷锅,收拾厨房,油烟大了还得洗澡洗头,太“掉血”了。
各式各样的早餐
近些年来,我自己的工作日程表安排特别紧凑,可能一场办公会议、一次媒体对话或者一次接待客人,稍微拖延久了,中午的时间就特别紧张。所以,我要求自己早餐一定要吃好,否则,中午11点就可能饿晕。
对于我们很多年轻同事来说,早餐经常就胡乱在外面买个包子、豆浆凑合了事,也会有一些小伙伴早上家里牛奶泡个麦片当做早餐,简单,随便。
酸奶水果麦片当早餐
大多数人的痛点就是值得关注的机会,国内很多“速食”早餐品牌随之快速发展,最近看到一个数据:巴比馒头上市,开店3000+;早阳包子,门店超过3000+;汤包界的“老台门”突破5000+;吉祥馄饨拥有门店2500+;豆浆油条界的“永和大王”,全国范围也开了650家门店……此外,还有很多便利店品牌(比如7-11、全家),餐饮连锁品牌(比如麦当劳、星巴克),餐饮供应链品牌(比如叮咚买菜、千味央厨)抢进早餐赛道,提供“早饭师”服务。
吃,是不能够随便的,餐饮体验最重要的,是私人空间里的从容和轻松。
其实,零食可以成为更人性化的代餐方案,很多“新消费”品牌已经参与进来。比如,三只松鼠的“早餐营养袋”,选择乳酸菌+小伴侣面包代替早餐;比如宅猫日记的燕麦脆,干吃是零食,加一点热牛奶就是一碗非常好吃的粥。
乳酸菌小伴侣面包
零食可以搭配很多选择,可以少食多餐,细嚼慢咽,不仅是味觉体验更多样化,更重要是,特别“私人”,你不必跟别人吃一样的菜单,你不必将就别人设计的餐饮环境,一切的搭配和安排随你自己心意。
我发现,Z世代年轻人(1995-2009年间出生的人)的一天饮食结构正在变成:一顿正餐+多顿零食,零食正在覆盖早餐、晚餐以及各种加餐,是很大一个增量市场,“新消费”正在对年轻一代饮食(零食)规律重新塑造。
“一日六餐”的时代正在来临
你可能觉得,零食替代正餐,只是现代生活方式的一个进化片段。不,你的零食袋里藏着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1、“免费的午餐”才是生活的真相
你想过“一日六餐”的生活方式吗?吃饭不是例行公事或者补充能量,而是对各种新奇生活体验的尝试。
代码驱动的饮食江湖,你能适应吗?
其实,制约饮食体验的第一个障碍就是吃饱。好的饮食体验,必须考虑怎么控制好总热量的摄入。在这个意义上,瓜子颗粒很小,剥开以后里面的仁更小,这是一种典型的颗粒化、碎片化的经典零食。
近期,元气森林也开始卖零食了。重点不是元气森林卖了什么产品,而是需要注意这个品牌过往的产品中,新品多而且成功率普遍较高。食品饮料这个领域的高成功率是很难的,元气森林用了很多消费者数据,而且做了很多研发和迭代,另外也很善于运用红人要素,跟消费者互动很好,因而省了很多广告费。
宅猫日记也是如此,研发驱动增长,更多用数据和代码贯穿产品的研发、设计和定义,最大好处是大大降低了试错成本,一开始会尝试非常多的产品,一个个去试,去调整口味,那几个单凭口味、口碑在未有任何投入的情况下迅速激发用户购买的,被最先作为爆款打造。此刻,算法和代码的运行会被嵌入最优参数,与“宅”场景相关的最优产品设计被最先筛选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