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村”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的今天,比中外游客互相串门更稀松平常的,就是国货出海了。
不论是首尔街头,鳞次栉比的麻辣烫和糖葫芦,还是纽约法拉盛街区,此起彼伏的国语吆喝声和堪比东北早市的摊位店铺,人潮人海的热闹场面都能让身在异乡的游子,一秒打消乡愁。
如今在海外生活的华人华侨们,想要吃顿顺口的,不用奔唐人街解馋,更不需要华人超市赚中间价。
遍地那叫一个地道的国产品牌连锁店,吃饱吃好还出品稳定。
这不蜜雪冰城刚刚在银座表参道站稳脚跟,库迪又以180元一杯的生椰拿铁迅速占领了东京池袋。
以上种种迹象,都在告诉悄悄释放一个真理:出国做买卖,首选还是卖吃的。
在日本生活的华人和留学生们,聊得最多话题就是“跌了”和“涨价”。
没错,作为世界货币系统里最废的一支,日元今年已经迎来了N轮跌。不少在日社畜活儿是一点没少干,到手的钱换算过来却是结结实实被腰斩。
在汇率跌到亲妈不认的同时,日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也迎来了全盘涨价。不管是水电瓦斯还是鸡蛋大米,没有一个在这轮涨价潮里得以幸免。
这也就导致很多在日穷学生们和打工人,以前吃的抠抠搜搜,现在活的胆战心惊。
在这种工资不涨物价涨的末日氛围里,号称饮料界“女菩萨”的库迪这不就来了吗。
一夜之间,原本无人知晓的库迪,就以绝对王者的姿态登陆东京。
不需要爱豆代言,没有网友探店引流的库迪,180日元一杯的价格摆在那,就已经是足够打动人的真诚和最大的卖点和引流神器。
以现在的日元汇率来换算,180日元约合人民币8元不到。
一打眼看上去,这个价格和国内相差无几,但在日本物价的体系范围内,属于白嫖还送塑料袋的程度。
要知道,在日本喝杯最便宜的便利店咖啡,至少也得290日元,还得是毫无感情的机打式。
看起来稍微有点技术的门店,但凡柜台后面站个人,一杯最朴素的美式咖啡,没有500日元也下不来。
库迪这种和瓶装水一个价格,配料里有果汁有奶,物美价廉却毫不糊弄的现磨咖啡,在日本咖啡业也算是前代未闻的大救星。
所以舍得赔本赚吆喝的库迪,根本不需要特别宣传,单靠消费者的口口相传就能带动起整个品牌效应和热度。
从开业后,现场排队的人潮就能看得出,库迪这把在日本稳了!
能把偏好老牌,喜欢连锁的日本人培养出阶级感情,靠的就是补贴加低价,毕竟库迪给的实在太多了,让人实在无法拒绝。
由此可见,虚假的商战:讲故事,聊情怀。
真实的商战:15两杯。
即使出道这步棋赢得云淡风轻,非常有自知之明的库迪,依旧保持了不抛弃不放弃穷鬼阶层的一贯作风,在开店之初就想好了自己的定位。这点库迪的新店选址就能看出来。
和蜜雪冰城把店开在东京表参道,要把银座贵妇和贫民窟女孩,两手都要抓的绝户网行为不一样。
姜太公钓鱼式心态的库迪,更显然惯用低价吸引法,把两家新店都开在东京池袋和东京大学附近,官宣里正在筹备的新店也是大久保这种年轻人聚集地。
在这波得便宜卖乖的路人粉里,舞得最欢的还是驻扎在库迪附近的日本语言学校们。
众所周知,去日本留学需要提供足够的日语水平证明,而语言学校既能提供系统的语言培训,还能帮助人生地不熟的外国学生捋清流程制度,帮忙安排落脚点,提供一系列安置服务。
所以在很多语言学校的招生口号里,附近有没有库迪也已经成了一项仅次于师资力量和教学历史的实在福利。
能把一杯8块钱的咖啡,吹成日本社会福利,语言学校也算是掐准留学生党的命脉了。
毕竟,穷学生出门在外,有便宜不捡犹如丢。
一个敢砸穿地板价,一个羊毛紧着薅,这种可丁可卯的商家和客户,又怎么不算双向奔赴呢?
除了用低价贴近留学生,无限展示自己的向下自由外,库迪也没忘了把赚钱的手,伸向日本土著的年青一代。
在点咖啡还需要人工服务的日本,用APP下单,到店自提的形式还是不多见的。为了调教出更符合商家要求的客户,库迪不惜在人工贵的日本,专门请个引导员站门口叫大家如何使用小程序。这种让客户学会花钱的方法,值得其他企业好好学学。
不过也有人对库迪这种现象级大火的现象发出过疑问。
日本作为全球咖啡自有品牌,内卷最严重的的一个国家,库迪一个外国愣头青都能安营扎寨,这究竟是国货出海争气,还是岛国咖啡业真的要完了?
稍微懂点世界咖啡历史和知识的人,都应该很清楚。
本国咖啡品牌饱和外溢,每年还有大量顶流巨头不断研发新品的日本,一直是各国咖啡业公认最难入驻的一个国家。
1992年,星巴克信心满满的将海外第一家门店,开在日本成田机场。
结果不到9个月,这家星巴克就关门大吉。
这种达成史上最快闭店历史的经历,让时任星巴克CEO霍华德·舒尔茨深感:这块骨头不好啃啊!
但这种闷头一棍的败北体验,并没有让星巴克停下东渡攻日的脚步。最终在一系列的探索后,星巴克另辟蹊径的把自家拿手绝活“第三空间”的概念发挥到极致,嫁接出了一大批附带着茑屋书店,功能性多样的“四不像”咖啡馆,才算是把这块骨头啃下一块。
能把星巴克虐成恋爱脑,日本咖啡环境多少带点PUA。但即便如此,也仍然有大量海外咖啡品牌,时刻打算与日本市场共浴爱河。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日本咖啡市场太大了。
从18世纪初期,就开始有饮用咖啡历史的日本,至今仍然以人均咖啡豆消耗7.7公斤,每天饮用咖啡1.5杯的数据,位列全球咖啡消费大国的第二位。
作为近代咖啡文化输出国和影响力最大的国家,现在所我们熟知的咖啡品类,从速溶、冻干、手冲挂耳到即饮咖啡等,无一例外都是由日本研发推广而来的。
拥有1亿三千万人的本土客群,以及全球305亿美元的巨额海外订单,日本自己的咖啡品牌,必然不会少。 诸如Doutor这种本土连锁咖啡馆、极具个性的社区店、近百年历史的老字号喫茶店、小蓝瓶Blue Bottle、Verve这种网红体质的精品咖啡,大街小巷自动售卖机和便利店里的咖啡,让你人在日本,步行3分钟准能喝到正宗的研磨咖啡。
把这么一个咖啡腌入味的国家里,当做出海目标,库迪到底疯了还是钱多烧得慌?
其实不然,以上这些不同功能的日本咖啡馆,看似满足了各个客群的需求,但仔细想想,反倒是忽略了最后潜力的年轻一代。
日本现有咖啡独立店和社区店,主打特色就是环境休闲,精品咖啡种类不多但随餐食物还算丰富。吸引的客群,也就是下午茶聚会的主妇和偷得半日闲的工薪族。
咖啡单杯价格不算贵,但坐下来消磨时间的客单价格也不算低。
而KOMEDA'S Coffee这类物美价廉的老牌连锁店,咖啡豆品质马马虎虎,食物也是方便不注重调味。从开业到现在,一直都是中老年男性喜欢的茶馆氛围。
真正会是未来日本咖啡市场消费主力军的年轻人,却一直没有对标的咖啡馆为他们另辟赛道。
和奶茶爱好口味丰富、颜值高、新品多、价格低的需求一样。日本年轻人对咖啡的偏好,也从咖啡豆品质、社交聚会降低到便宜稳定、便利花样多和不需要有场所,边走边喝更时尚的风气。
总有人说,中国人并非钟情奶咖,不过是爱喝各种口味的奶制品。
在这点上,其实日本人也一样。 日常奶制品饮用量巨大的日本人,一日三餐和零食里都会有牛奶身影出现,但偏偏和咖啡做搭配的组合,远没有有国产品牌下的功夫多。
这也就导致了,善于在奶咖果咖新品上动脑筋的库迪,把招牌生椰拿铁一摆出来,就立即吸引了日本人的目光。
加上这一代令和时代的日本年轻人,在就业和通膨的夹击下,早就把外食休闲的预算调到了最低档。
一杯8元的奶咖,一天三顿也就花个便当的钱,而且出品稳定且便宜好喝颜值高。这样有里有面的饮料摆在眼前,不排对不起日本人。
看完了库迪登日的这点小心思,不免让人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