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7
品牌设计|创始人IP打造的那些“坑”与“路”

在中国的商业环境,IP势能没有一个时期如今天这般繁荣。创始人IP打造成为了每个企业家、老板都想要做的事情,他们希望成为公众眼中的明星。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个有吸引力的个人品牌可以带来更多的关注和机会,也为品牌宣传吸引更多流量和节省许多推广费用。如此种种都显示了创始人IP打造的优势,但这条路并不是没有风险的,一些IP打造过程中的坑点必须要绕开。

一、莫过分痴迷于流量

每一个企业、每一个个人IP都可以向雷军、董宇辉、罗永浩学习,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他们,更不可能直接复制其同等体量的影响力。所以在目前的商业环境中,流量无疑是企业和个人品牌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正如雷军、周鸿祎和张瑞敏等企业家所展示的那样,有效利用短视频和直播平台可以显著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然而,对流量的过度依赖也可能带来不利后果。

首先,创始人IP打造需要认识到流量的泡沫化的风险。流量虽然能够带来瞬间的关注和收益,但这种关注往往是短暂和表面的。例如,小米汽车在发布24小时内接到超过8万订单,这确实展示了雷军个人品牌的强大吸引力,但这并不能保证所有订单都会转化为最终的销售,也不能保证产品在市场上的长期成功。

其次,忽视深度与质量的问题。如果企业家只专注于流量,可能会忽视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升。周鸿祎通过短视频再次回归主流视野,的确间接推动了360的股价上涨,但这种效应是否持久还需观察,因为股价的长期表现更依赖于公司的基本面和市场竞争力。

二、随时突发的负面事件

长期打造IP能够稳固企业或品牌形象,但是毁掉品牌形象也可以是一瞬间的事情。这是因为在信息高度发达和社交媒体普及的今天,消息传播速度极快,公众的反应也更为直接和激烈。例如,如果一个企业主或高管在公众场合发表不恰当的评论,或者涉及到敏感话题的争议上,这些行为很可能会被媒体迅速捕捉并广泛传播,从而导致公众信任的丧失。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仅个人的形象会受到损害,整个公司的品牌价值和市场表现也可能受到严重影响。

负面事件的例子在商界并不鲜见。如近日百度公关高管的不当言论,就让百度陷入了一场公关旋涡当中,即使不是创始人的言论,但是这位高管发表言论时候使用了百度高管的身份并且话题涉及公司企业文化的争议,这类事件一旦曝光,不仅会对个人的职业生涯造成毁灭性打击,同时也会对企业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到公司的股价和市场信誉。

此外,即使是看似小的失误,如社交媒体上的不当言论或不恰当的幽默,也可能迅速被放大,并引发公众的广泛批评。在这种全民监督的环境下,企业家和高管们必须时刻警惕自己的公开言行,确保所有的表达都符合公众的期待和社会价值观。

三、不能忽视文化底脚的设置

每个企业家IP打造都会设置一个富有个性的人设,这个人设可以I(喜欢独处享受自由)也可以E(社交精力充沛),但是更重要的是不能忽视人设的文化底脚,深入到更具深度的文化底盘和价值观层面。这种深度的人设能够更有效地与目标受众建立长期的、有意义的联系,增加个人品牌的可信度和吸引力。

强大的企业家个人IP应当与其企业的使命和价值观紧密相连。这种一致性可以帮助塑造一个清晰且一致的品牌形象,使消费者、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能够明确地理解企业及其领导者的核心驱动力。比如,如果一个企业家强调可持续发展,那么他的言行也应体现出对环保的承诺和实际行动。再如,雷军的个人底脚是理工极客和亲和的憨厚大叔,平时在交谈和演讲中的语调、公共场合的创业背景等等都是丰富、生动的人设,这也有助于建立一种激励人心的领导形象。

四、认识网红IP的幸存者偏差

企业家成为网红、打造IP和别的事物一样存在着幸存者偏差,成功的永远是那20%或者更少,因此企业家IP打造首先就要做好的就是改变态度,不能一蹴而就,只在自己能力范围的圈子里成为网红。马斯克、雷军他们都是已经在市场上已经占据了一席之地之后才做的IP,他们的个人魅力不仅仅是IP,更多的是与其企业的创新和市场影响力紧密相关。乔布斯的名声部分源于他领导下的苹果推出了一系列革命性产品,而马斯克的知名度则得益于他在SpaceX和特斯拉的领导。

因此,对于想要通过成为“网红”来推动企业发展的企业家来说,最重要的是找到一个平衡点,确保个人品牌的建设既能促进企业的成长,也不会让企业完全依赖于他们的个人魅力。这要求企业家具备深远的战略眼光,能够在增加个人可见度的同时,维持企业的独立性和长期稳定发展。同时,他们还需要准备应对因个人行为可能引起的任何负面后果,以保护企业免受不必要的风险。

小结:综合以上各点,企业家在构建个人IP时应注意平衡展示个性魅力和深化文化价值的重要性。这样的全面发展不仅能够提升个人和企业的品牌形象,还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树立独特且难以替代的地位。


商务联系:唐先生